世界正信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请立即注册
查看: 17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宣昶玮:关于中医与西医的随想

[复制链接]

228

主题

248

帖子

75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4 22:5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中医一遇到问题,便将其放到大环境、大人体系统之中去考虑,去把握。这种整体的、全面的把握方式,在有些情况下显出比西医有极大的优势(例如疑难杂症),有时则又表现为很不当,比西医拙劣。例如对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西医上来即重视细部:所以发现了病因是不同的细菌;而中医由于动辄就用大系统去把握,所以才有其病因是“风”、“寒”、“暑”、“湿”之类的判断。而对于细部,与中医历来的风格一样,却忽略了。

中医缺乏重视细部和局部的精神,更少有孤立的看疾病与看药物的习惯,才导致中医在传染病和外科手术治疗方面的,与西医相比的不足。

可见中医重整体重系统,既给中医带来巨大的优势,但也造成了中医的某些巨大的劣势。中医药重玄学轻科学与此一样,也是既给其带来相当的优势,另外也造成其比西医药的劣势。

中医的进一步改革,似乎应该改的不是废整体废玄学倾向,而是不废整体与玄学,又采纳重视局部与细部、重视科学的方法:两相不误。不能一提倡科学研究,就废除了玄学;而一提倡重视局部,就把整体把握方法丢弃不要了。

总之中医治病辨病上,能局部细部突破的就细部攻破(如西医一样);能整体突破的就总体攻破(如过去的中医);能整体与细部综合应用突破的则也采用之,以代替过去重整体轻局部的治疗方式。

古中医和药学,在组方、医理上,均有一些玄学性质的东西包含在里面,这有许多例子。而且经实践证实,这种类比的、旁通的、玄奥的方法才常常是有效的方法。就象风水术、天人感应一样,人们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们说中医是应用哲学,原因也就在这里:中医是哲学式的思辨思维,而是否有效又要经过实践检验。实践检验后如何呢?就是经实践证实,中医的这种哲学式的思维方式,得到的结果是常常有效的,因而也是正确的。

宣昶玮可能是第一个敢说知道玄学所以然的人。但我不主张推崇玄学,也不主张普及这种东西。还是科学与理性的普及对人类有好处。但中医理论中用一点玄学,还是很可以的。





二、现在的中医大夫,与古时候中医大夫的区别:古人有将医术视为事业、视为信仰的倾向;今人则多的是视为一门技术、一门谋生之术。前者呕心忘食、津津乐道的钻研,愈钻研愈神形俱旺;今人则视为一门技艺,不得已而为之,愈学习愈觉乏味。





三、现在的学院式的中医大夫,多的是并不热爱至少不十分热爱中医,这有实例。我到中医医院去和大夫探讨关于中医是伪科学的争论,结果发现临床大夫不关心中医的前途。他们说我们只关心效益——即工资的多少。

大医必定是大德、大仁之人。一个人成天想着名利金钱的、私心杂念多的人,不可能深钻医术,也就不可能成为名医。

四、从我理解的佛学角度看中医和西医、阴阳五行、脏腑理论、古中医药物学,都是有效的学说。理论上有效,实践上可行。但现在在自然科学思想的冲击下,中医正在失去它本来的面貌。这在药物学上尤甚,中医药物学有变成西医药物学的危险,失去它原有的面貌。中医药物学的原有面貌同《易》一样,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一样总结出来的,是以类比和推想、经验总结等为基本思维方式的。古中医药物学是带有神秘性质的。而西医药物学与自然科学一样,没有神秘性,也否认神秘性。

中医药物学的神秘性正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如风水、术数、《周易》。。。一样,一脉相承。这种玄学性质既是中医被人们攻击的地方,实际也是西医不可替代的地方。然而令大众迷惑不解的是,这种玄学的东西,有些是有效的。这样讲又是许多迷信科学的人所不愿承认的。

但古中药学并不是在每味药上都带有玄学的思维,更多的是来自经验即实践。中药类比的思路,可举吃动物什么脏器补人的什么脏器为例,就是上述思路,而且实践证实确有效果——这又是自然科学和西医所不愿承认的。



五、西医诊治是一门技术:逻辑的、分析的、实验的技术。中医看病是一门艺术与哲学,更关键的是靠直觉的、形象的、艺术的、哲学的思维,其涉及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西医则是理性的,其涉及的信息量是较少的。中医诊治是一门艺术与哲学,这正是这门学问的魅力所在。



六、一个好的中医医生,面对一个疑难杂症,他的脑子里要调动要处理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决非西医的选何种抗菌素那么简单,更多的是靠直觉思维。

中医是“应用哲学”,特别表现在那些名医、巨医身上。一个不懂天文地理和易学术数的医生,不可能在临床中考虑到各种内外环境对人的细微的影响。《内经》中即有“法于阴阳,合于术数”之类的描写。

应用哲学是一种实用哲学,含有对世界真相的认识观点。它的宗旨和原则都主要是追求效用,而不全是为了究竟世界、生命等的真相,具工具性和部分求真性,而非全是求真性。应用哲学含有古人对生命与天地真相的探究性质。

中医是应用哲学,有别于常见的纯理论型的思辨哲学。



七、哲学均比科学的认识当量大得多。中医是应用哲学,认识当量也应比自然科学式的西医大得多,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比如中医看重的“五运六气”,脏腑辨证,经络学说,等,均涉及大量西医所不了解的东西。而且中医的这些理论,每每获得实践证实。



八、学习中医的学员,必须要有热爱传统文化的情趣,否则,学不好中医。

中医学生应:习《易》、书法、静坐、默想、悟、气功、古文、诗文,等等。也可讲究师徒传承,讲究修养浩然之气——以上培养不但能丰富人的学识,更能培养情趣。如果从医者是大量热爱中医的人士组成,那么中医就有生命活力了。若从医者是大量不热爱中医者,那么中医就无活力了。

世间最复杂的是生命。人的身体是一种活的东西,是一种状态,涉及的东西太多。疾病也是这样。准确的把握已经不是技术层次的东西了,而是艺术、是哲学,靠的是直觉。这就是中医面对疾病、特别是疑难杂症时的优势。

而对照之下,西医把人的生命、身体,仅看作是一种机器,一种精密些、复杂些的机器而已。

西医这种割裂人与环境联系的思维方式,忽略掉的东西太多。因此与中医相比,西医是一种在某些方面比中医拙劣的方法。

因此中医与西医相比较,中医更“科学”一些。

但西医经过长期的发展,自有其中医无法相比的、在某些方面的巨大优势。



九、中医自古以来就玄、医互相交流,这是极好的医学发展模式之一。现在的中医博士、硕士、学士,则多已西化,是中医的不合格弟子。

现在的中医教育方式,实际是在削弱中医的根基。

因此中医的继承发扬的中坚力量,是在民间而不是在院校。院校内的中医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医。



十、没有深厚的哲学、宗教、科学与神秘文化修养者,无法真正正确的评价中医与西医的。没有上述思想文化修养背景者,不容易正确理解与评价中医。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注:关于本人对玄学的观点,参见宣昶玮《和学佛者谈:认知、见地、与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界正信佛教论坛  

GMT+8, 2024-4-28 04:20 , Processed in 0.0304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