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信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请立即注册
查看: 2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弥勒佛为未断烦恼之佛,其性情个性皆如俗人

[复制链接]

114

主题

141

帖子

59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7:5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期: 2014-11-03 08:22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0e4010102v50u.html
弥勒佛为未断烦恼之佛,其性情个性皆如俗人;他的任务是教化世俗所以不需要对佛经方面满腹经纶

弥勒佛有一样特征,使他即使出现在当今的世上,也不能让人们认出他就是佛:因为弥勒佛具有十足的凡夫的个性和性情,常常让人大跌眼睛。

因为在佛教界和世俗世界,人们通常的观点是:一个觉悟了的人物、一个圣人、一个大菩萨、佛,那常常是心静如水,沉稳如山的性情:其一言一行都异于常人,让人一看便心生敬仰的;可是弥勒佛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弥勒佛是什么个样子呢?其实他完全一派凡夫的样子:弥勒佛在个性和性情、举止上完全就是一个平常人:一个十足的凡夫。

笔者这样说,完全是来自于佛教经典。下面的文字,来自当今的佛教界:

“弥勒皈依释迦佛之后,释迦佛在他的众多弟子中,对弥勒总是另眼看待。虽然弥勒在修行上看起来不精进也比较懒惰。还有一些“毛病”,比如说爱吃穿、爱旅游、爱交有钱的朋友等。有一次,弥勒菩萨与释迦佛游化到迦维罗卫国时,大爱道比丘尼以一件金缕袈裟欲供养佛,释迦佛不受,释迦佛非常的慈悲,他想让大爱道比丘尼供养比丘僧众,以此增加他供养的福报,但当时没有人敢接受。唯有弥勒菩萨坦然接受,而且竟然穿在自己的身上,跟随佛游化。这件事引起一些比丘的议论,但是弥勒菩萨好象什么也没发生的一样,表现得无碍自在。”

在《法华经序品》上文殊也评价弥勒,说他“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说明他这一习性的养成,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由来已久。

佛经中记述有弟子问佛陀: “此阿逸多(弥勒),具凡夫身,未断诸漏。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言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当生何处?”(《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太虚大师非常重视弘扬弥勒菩萨的悲智行愿。弥勒菩萨“发心极妙,统领大众”,“愿我当来为多众生作诸利益,施与安乐,怜愍一切天人世间”,“为利诸有情,愿请转法轮。以大法鼓音,度众生苦际。愿经无量劫,常住世说法。祈运大悲智,慈济诸有情。”“所摄一切物,为利益众生。不行布施,物种侈靡盛。”“勤修菩萨行,圆满自他志。”。太虚大师通过对以上弥勒经典语句的分析后认为,弥勒菩萨虽然具凡夫身,未断诸漏。出家却不修(深)禅定,不断(尽)烦恼。但是因他深发大菩提心,深行大乘菩萨道,慈心悲悯众生,慈心利益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命终上生兜率天,并于释迦牟尼佛后成佛。太虚大师认为,这种“凡夫菩萨”行是以凡夫身求解脱者,是在现世发愿兴慈运悲,解救众生苦难的菩萨行者。

因为弥勒佛的上述种种情况,所以笔者才说“弥勒佛为未断烦恼之佛,其性情个性皆如俗人”。

因为弥勒佛原来是这个样子,所以即使他现在已经出现在当今的社会上,那么人们也断然不会承认他就是弥勒佛的:因为他和人们心中固有的佛、圣人、大菩萨的模样相差得有十万八千里吗!

另外弥勒佛的两大任务一是人间净土建立,二是完成世界宗教统一即创立一种新的理论,使各个世界大宗教和没有宗教信仰的民众,都能通过信奉他所创立的宗教而获得终极解脱:就是度脱佛陀遗留下来未得解脱的其余大众。弥勒佛要建立的人间净土,其实就是政治清明的社会和宗教完善的社会:因此弥勒佛必须要是一个大政治思想家:他必有千古卓绝的大的政治思想的创建;他的重点是人文思想领域而非寻常佛教法师那般的重点在佛经方面的满腹经纶。由于弥勒佛所要度脱的人几乎全是佛教外部的人士,因此弥勒佛就不怎么需要对佛经和佛法怎么熟悉:因为他的度脱对象主要是佛教之外的民众而不是佛教之内的僧众和居士:所以弥勒佛的特长是世俗的方式而不是历来佛教界的说法的引经据典的方式;相反弥勒佛却要对世俗的人文思想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等却要非常得具有远见卓识:这又是大异与佛陀和一般佛教法师的地方。

所以真实的当今弥勒佛的样子,与其说是一个佛菩萨、一个圣人,倒不如说他更象一个大思想家和大哲学家:更接近当今大学教授的模样。

上述种种的一切,都使大众不容易承认当今的弥勒佛是一个佛菩萨,或是一个圣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界正信佛教论坛  

GMT+8, 2024-4-27 10:48 , Processed in 0.0461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