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信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请立即注册
查看: 166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魔】古德大贤教育附佛外道普德海幢(卷三)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6

帖子

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22:0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静心 于 2015-7-9 22:10 编辑


古德大贤教育附佛外道普德海幢(卷三)

       普德海幢,佛法重在修证,不在言辞恣意种种句味。若只重言说,不能了达一切有为法梦幻泡影,毕竟颠倒,虽执佛经名相,不能自了生死,终堕落外道二边见,落于常断尚不自知。不知一切法方便说,是以建立种种法相,沉沦生灭。观汝驳此驳彼,言词霍霍,却不见自证境界显发,皆在言辞章句上广做文章,畏相却执相,说空却不解空。此非摄受佛法,实乃摄受贪欲。本师释迦为无量众生烦恼而说无量方便法,种种方便为度种种烦恼,汝若执取佛经文字,就于种种法相中见种种烦恼,见种种差别。

       于是生起疑谤;若执经文与人辩驳,则首尾不顾,自坏己说,此皆懈怠修为之故。佛经文字,乃标月之指,月在汝心,汝却将指指向他人,错用矣!来听经曰:“像法中诸恶比丘不解我意。执己所见宣说十二部经。随文取义作决定说。当知此人三世诸佛怨。速灭我法。善男子,诸佛说法常依二谛,说世谛法时不违第一义谛。旨近以标远。立像表玄。诸恶比丘于此义中不能解了,诽谤不信。取相取义历劫受殃。”慎之!

       普德海幢,驳斥当据理。若自理尚不成立,驳斥终落笑柄。汝言“心性、空性、自性三者,异名而同义”。汝搬弄文字,毕竟不知所言究竟是何?正因义同性空,方可言“转”;若义不同,“转”说从何谈起?譬如冰可化(“转”)水,但因冰与水其性同,木可化为水否?烦恼与菩提亦复如是,众生心性与诸佛心性亦复如是。汝言若心性同于空性,则何劳转为?众生心性同于如来智慧心性,转得转不得?汝执心性空性实有自体,有自相,此乃自性邪见!听经曰:“一切法无自性,故我不可得”;再听经曰:“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

       经文所言“圆觉自性”者,同于“诸性”否,若同,“起”从何来?若异,“无取无证”又作何说?汝若有自证境界,当解经义所指。普德海幢,心性本空,但为无明熏习而有染污,现烦恼诸相;空性无生,远离一切分别妄想;自性清净周遍,离于言说。众生信受佛法大义,勤勉修行,方能堪破无明妄想,见证心性本空,空性无生,同于如来藏妙真如性。善知识所言乃修行次第方便说法。汝以轮回见,分别真妄,妄执三者是同非异,坏修持本义,更以己之邪见错谬他人,已落“常见外道”而不自知。普德海幢,佛法乃中道理体,汝执取心性、空性、自性名词句味,嚼他饮食,毕竟不知其味,如是修学,自误误他。慎之!

       “本初佛”,普德海幢,汝之本面就是“本初”,汝欲向何处求取本初?!若言佛出世,则有本初。若无本初,何言佛出世?三世诸佛性平等,假三世幻梦,方便说本初。汝执取方便以为实有,是汝自咎,反咎他人?汝言本初与佛法中“无始”相违,此言差矣!汝竟不知“无始”之义乎?无始者,依幻而言,无明为幻,无自体相,幻相无明何以言始?汝梦有始否?普德海幢,来听经: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普德海幢言“尔xx,自不能解如上经义,因此妄谓如来“言辞相互矛盾”,名为无知,名为谤佛,名为愚痴”。善哉!普德海幢,汝若能如此解义,了知义不在文字章句种种差异,又何以对他人文字如是“望文生义”,生起讥谤,更三毒火焚,断章取义耶?

       如汝所言:本觉自性既然常住不灭,何以普德海幢依旧在无明梦境中游荡?汝获本妙心否?汝了然自知本觉自性否?若不知,则不应妄言本觉自性常住不灭。汝衲衣中之摩尼宝,汝未见之时,何以得知有摩尼宝不生不灭耶?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妄语矣!慎之!

       普德海幢来听经云:“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普德海幢,经中所言本觉,等觉,妙觉者,是同是异,可是如汝所言“自殴”乎。观汝断章取义之心,已入膏肓。实非辩法,乃是嗔心作祟,所驳说者,首尾不顾。读经而不取义,果如本师所言,末法时期,魔作沙门,穿我袈裟,坏我法义乎?!戒之!

       普德海幢,汝言觉性无生无灭,故而无有生灭诸相。来听经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如汝所言,何以圆觉妙心现空花生灭诸相?再听经言:“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如汝所言,圆觉心既然不生不灭,何来建立众生无明。以觉性实有自体,实有不生不灭自相,是汝自攀缘,以生灭攀缘心解善知识语,汝不知佛义矣。经云: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悲哉!

       “宫殿不是国土”,想来普德海幢不在娑婆国土,而自居于“宫殿”中了!汝把玩文字,与解脱何干?望文生义,建立诽谤,实娱乐乎!

       昔有经典云冰、水、气不二,皆H2O。智者云:冰化为水,水化为气。有愚夫愚妇不解经义而谤言:经典有说,冰即是水,何劳化为?是则不应说“冰化为水”,说冰化为水者,名为无知,名为愚痴。昔有经典云甲为乙之父,乙为丙之父。有智者云:“丙者,甲之孙也!有愚夫愚妇不解而谤言:经典明说丙者,乙之子,若言丙为甲之孙者,不能自圆其说,甲孙与乙子,相去千里,是为诽谤,名为无知,名为愚痴。”昔有经典云日照遍于十方。有智者云:日出为白昼,日落为黑夜。有愚夫愚妇不解而谤言:“经典说日照遍于十方,若言有日出日落者,名为诽谤,是为无知,是为愚痴”。此等愚夫愚妇,恰如演若达多,如是修学经典,皓首穷经,不得微末,不仅误己,更坏经义;以轮回虚妄心,错解他人,妄生种种诽谤,横生枝节,如手抓虚空,虚空无恙,而手自痛。迷于经文文字,建立诸相,名为“贪”;更因妄见恶心,恣情诽谤,名为“嗔”;以觉性无生而坏善恶因果之理,名为“痴”。三毒障蔽,不思生死解脱。正如经言:“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此愚夫愚妇者,今之普德海幢矣!戒之。

       本初为名相,方便为众生;愚夫自建立,反谤他人行;一多既不二,何惧言本初?盲者不见日,却言日无初;聋者不闻声,却说声周遍;声闻焦牙种,菩提道难成;句中求佛法,不知佛在心;诸佛同法身,入于众生身;百千万亿名,不离汝自心。法身离言说,一切说方便;经中所说者,远离意分别;普德海幢孩童语,抄文莫知义!

       不知桃符、普德海幢是一是二,迷惑既同,乐于取字而不晓义,权贴于此。〔桃符言:前边说“诸相即是无明”,后边就告诉你“实相即名如来”,末学读书很少,有点看不懂——这句话是在告诉大家“如来”就是“无明”吗?〕

       答:阿弥陀佛!果然是书读得少些,在“诸相”“实相”上理会不清。老朽不才,说于汝听:诸相者,虚妄也;一念无明,诸相纷起;外尔山河大地,内尔众生心性,皆是无明所幻种种有为之相,是名诸相!实相者,非相也,远离一切妄想执着,故名实相!来听《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再听经云:〔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故汝当知,诸相与实相,其义迥然!众生无明,于诸相中,妄生种种烦恼;菩萨修持三昧,堪破无明妄想,无明尽则见诸相非相,达诸法实相之地矣!善知识所言无咎,是汝妄自颠倒,何其迷惑哉!实相无生,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者,亦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自证圣智之实相地矣!

       桃符言:〔“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是《金刚经》的原文,xx这是篡改经典?还是创造新经典?〕

       答:桃符,金刚经者,无相般若智慧,开示众生金刚佛性。汝既读《金刚经》,就当精勤修学,深参其义,不了其义而在章句短长上大做文章,何其痴矣?汝所参照者,乃姚秦鸠摩罗什祖师之译,译曰:“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今老朽告汝,我大唐玄奘祖师金刚经译文,曰:“善现!如来是实语者、谛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 此二译文,文字多有差异,以汝驳斥仁者之恶念观之,究竟是姚秦鸠摩罗什祖师篡改经典,还是玄奘祖师创造新经典?汝执取文字,建立法相,口念金刚,心行诽谤,纵然字字无缺,已坏金刚之义;何其悲哉!

       桃符引〔寂灭只是一种境界,也就是说,任何法门都可能证到寂灭这个境界,却不可以说寂灭是一种法门〕

       答:阿弥陀佛!愚痴之人,见法生心,遇贤生嫉,观睹文字则生种种臆造妄想。诚如是言,是说可否:“禅是一种境界,任何法门都可证到禅的境界,却不可说禅是一种法门”,是耶?否耶?何为“法门”?法门者,烦恼门也!但因众生,从八万四千烦恼门入,方有诸佛菩萨,教化方便,令众生从八万四千法门出。烦恼性空无住,法门性空无得。众生无量,则法门无量;众生无边,则法门无边;无量无边法门总摄一心,一心还现无量无边境界,如何说不得?饮水但为止渴,二者可分乎?今有渴者,干裂欲死;路有贤者,见之悲悯,予水渴者,言曰:此法可“止渴”。渴者曰:“止渴乃境界,汝焉能行止渴之法,是法不立。


       此渴者,末世诸众生矣,攀着种种名相,于无生法中生种种有为见,观大观小,观常观断,恣意名相,自坏慧命矣。若言法门与境界是同是异?何不观于饮水与止渴乎?何不观于船筏与渡河乎?诸法法性本来寂灭,因众生烦恼而说寂灭一法。寂灭者,寂灭一心,离此一心,何处寂灭可得,何处寂灭可入。依寂灭门,证如来无上法义。来听经曰:“若寂灭者,彼一切法即寂灭门。由彼彼门得说法名,若说文字,若说语业。彼一切门亦不可得,门清净故,无所有故。由彼彼门演说诸法,而于此门究竟清净,能平等入于一切法。阿弥陀佛!


       桃符言:〔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法没有完全灭失之前,任何人、不管修证到了怎样的境界,也只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因为佛陀是自觉,我们是依据佛陀自觉之后觉他之时留下来的经典而觉悟。〕

       答:阿弥陀佛!仅此知见,汝非释子。读经不知义,文字中轮回。听经曰:“如来常住不变毕竟安乐”。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灭失”之说,从何谈起?!众生不灭,则如来不去;众生不生,则如来不来。愚者以生灭心解无相义,不知诸法本性常自寂灭,以成住坏诸法法相,观于如来究竟法义。不知一切法相皆是虚妄,于虚妄中建立种种人我分别;不知一切法义本自无我,于无我中作种种境界妄想;不知一切法性本自涅盘,于涅盘中作种种生灭观待。攀缘缘起空相以为真实,读经典文字却不观于自心烦恼,执烦恼知见惑于他人,是观非正观!将我大乘龙象之法,沦为生灭之途耳!如是之人,诚可怜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7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8
沙发
发表于 2015-7-10 09:55:18 | 只看该作者
三摩地为何业?谓智所依为业。----释迦牟尼                               ——谢安朔 微博 2015年1月4日 03:50

心被自己的光影,迷失了清澈,光影的流动,牵引心呈现四种相---明,暗,动,静,流动的光凝聚心,成为觉知,觉知攀缘六根,形成意识以及感受,呈现世界与自我,迷茫的心,被迷茫所追逐,思惑隐藏了生命的完整,生死犹如湖面泛起的雾气,流转翻滚,实质性空,生与死的烦恼,却是本初心纯明无杂的开放
                                                                                           ——谢安朔 微博 2015年1月5日 0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7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8
板凳
发表于 2015-7-10 17:28:14 | 只看该作者
心,离舍六根欲望的诱惑,过去,未来,当下的思虑,会如云雾消散在心灵纯明的心光大海,无挂思惑的心,遍满虚空的光,即是极乐纯然的喜悦;熄灭心尘细腻的体验,熄灭与幻影,脱离造作的分离,纯然圆满未曾分割的心,即是玄妙圆满平等的真性,一切诸佛秘密圆满清净玄妙的真心,与本初无生圆满,无二无别
                                                                     ——谢安朔 微博 2015年1月3日 0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7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8
地板
发表于 2015-7-12 17:15:48 | 只看该作者
远离贪欲,就是回归如来,熄灭妄念,就是圆满佛陀
                                                                   ——谢安朔 微博 2015年1月3日 0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7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8
5#
发表于 2015-7-21 17:54:49 | 只看该作者
犹如初生的婴儿睁开眼睛;纯净无挂分别的心光觉照世界;入三摩地的体验,犹如真切的投生在全新的光明纯金世界,人类的身心思维,现实世界,好似玻璃上冻结成的冰花,随着冰花消融,遍满虚空明澈不动的法界报身逐渐圆满,浩如烟海遍满虚空的微尘佛土,由心所现;此为累世心尘折射觉性所幻化,执幻即入魔——谢安朔 微博 2015年1月3日 10:09

心,觉照意而不随,如镜照诸相,如水映蓝天,镜面无染不挂,清澈不动,为奢么他;心,融化意于明空,意幻心幻,诸法性空,空性圆明,入三摩地;心,随念而不住念,随心而不挂心,即心离心,即相离相,随顺清净,圆寂不动,名禅那。——谢安朔 微博 2015年1月3日 10:19

三摩地为何业?谓智所依为业。----释迦牟尼——谢安朔 微博 2015年1月4日 0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界正信佛教论坛  

GMT+8, 2024-4-27 23:12 , Processed in 0.1077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